微信掃一掃
在環保法規日益嚴苛和用車需求越來越多樣化的今天,造車技術創新的重要性似乎正在逐漸走向主導地位,尤其是諸如本田i-MMD、豐田THS、吉利雷神、比亞迪DM-i等各類混動技術,它們的確能夠降低不小的用車成本,但由于廠商制造成本和驅動形式的制約,再從購車、養車、用車多角度整體分析,就會發現如今主流的混動技術相比較傳統的兩驅燃油系統并沒有什么質的提升。如果想要切實滿足如今多種多樣的實際需求,消費者反而還需要在購車預算、后期維保、四驅系統等方面付出更多成本。
所以當下混動技術的最優形態究竟應該是怎樣的?來自長城的Hi4智控四驅電混技術架構,或許能給此問題一個相對完美的答案。
全新構型,混動四驅破界而行
Hi4,H(Hybrid)代表混動,i(intelligent)代表智能,4代表(4WD)四驅系統,顧名思義便可以看出Hi4架構與一般混動系統最大的區別就是增加了四驅功能,前軸由1.5L/1.5T高功率混動專用發動機+發電驅動一體電機+多擋混動專用變速器共同發力;后軸動力由一臺高效驅動電機提供,無需依賴傳統的機械傳動軸等硬件,通過動力源雙軸分布的混動全新構型,即實現了串并聯四驅的電混架構。
四驅的益處顯而易見,不僅能夠在雨雪等極端天氣的濕滑路面中獲得更穩定的行駛體驗,也能夠在郊野等非鋪裝路面擁有遠超兩驅的通過性,況且Hi4架構能夠在不受機械結構制約的情況下實現四驅功能,再配合電混系統先天的經濟性優勢,便可以更低的門檻大大拓寬生活半徑,讓每一次出行都能擁有自由自信的駕駛體驗。
3擎9模,經濟高效一省到底
Hi4架構以“全工況出行”為理念,提供純電兩驅、純電四驅、串聯模式、動力擋直驅,經濟擋直驅、并聯兩驅、并聯四驅、單軸能量回收、雙軸能量回收9種不同的工作模式。行駛時通過對實時路況的監測和精準識別,智能切換不同模式,低速時采用更高效的純電或串聯模式,避開發動機的低效區域;中高速時采用傳遞鏈更短的發動機直驅;再配合多擋變速器,便可使發動機直驅介入的閾值更低,工作點直接落到高效工作區間,避免低效行為。同時在保持行駛平穩舒適的前提下最大化能量回收效率,大大節省能耗,真正做到了全工況效率最優,全場景駕駛無憂。
與此同時,Hi4的智能能量管理系統還可通過對駕駛風格、環境溫度、坡度、動力需求、行駛狀態、雷達數據、導航數據及路況等數據分析,形成能量管理依據,控制智能SOC管理、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統等六大系統協同運行,以達到最佳的運行效率,相較傳統混動系統的能量管理,Hi4架構下整車能效可提升約8%,進一步降低了使用成本。
精細調控,智控動力駕控隨心
得益于前后軸雙電機以及混動專用發動機的動力布局,和電機可控性極強的輸出特性,Hi4架構還可以通過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統,實時分析駕駛員操作及車輛狀態信息,再融合攝像頭、雷達獲取路況信息,智能識別不同的行駛場景,進而對前后軸的動力輸出進行更為精細的控制,從而實現整車經濟性、動力性及操控性的完美平衡。
電混四驅,配合iTVC極為精細的動力調控與分配,就意味著整車將擁有對不同駕駛場景和不同路況極強的適應能力,通過每秒百余次的路面實時反饋,毫秒級頻次快速對前后軸扭矩進行分配及動態調節,即可有效抑制低附路面的打滑以及過彎時的轉向不足或轉向過度趨勢,全面覆蓋日常出行場景,大大提升操控穩定性和駕駛安全性。
寫在最后:
Hi4以經濟性和四驅共生的全新面貌進入市場,以兩驅的價格和能耗,實現了四驅的性能和體驗,相比主流的兩驅混動架構,這也是目前更加先進、更具性價比的選擇。由此看來,Hi4不僅能夠輕松滿足如今多元化且快速發展的用車需求,同時也極有可能成為未來混動架構發展方向的先驅性參考。Hi4帶來的益處不單單在于讓用戶“買得起,開得爽、用得省、跑得遠”;以技術革新等價平替兩驅,推動進入全民電四驅時代,才是它真正的價值所在。
Copyright @ 2021【車生活】andapei.com All Right Reserved
【汽車論壇】汽車之家_看車買車用車-就上汽車之家論壇
網站里的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涉及版權問題可以隨時聯系刪除!【汽車之家】網站地圖
汽車之家論壇內容合作,友鏈合作,入駐合作QQ:328291466 微信:usd管理 (18926119316)